发布时间:2024-05-21
古人讲赏石为雅,黄金有价石无价。 奇石收藏,注定了收藏者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长期结合的双赢受益,玩石既活动了筋骨,又活跃了思维;既增长了知识,又增强了体质;既增长了智慧,又增值了财富,如此收藏滋味,能够强身健体,就自在情理之中了。
我国自古以来就有“美石之国”的美名,古人视石如宝,作为一项文人雅事。俗话说:“黄金有价石无价”,其中“石无价”让很多人困惑,每当看到在一些展会或是交易高价奇石时,总会令人不可思议,难以理解。那么,怎么去理解“奇石、无价”呢?
有人会说,我就买来当个摆设,
你跟我谈文化,那不是扯谈吗?
其实并不扯谈。
奇石的文化性使奇石并不仅仅以物质形式而孤立存在,而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精神的寄托。它受着人们的传统习俗、宗教信仰、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等文化观念的制约。不同的人、不同的环境,由于思想观念、文化修养、传统习俗的不同,对奇石文化的欣赏角度和追求也不同。
凡是艺术类的作品都讲究文化,中西方一样,举例:刘益谦花2亿多港元拿下鸡鸡缸杯,最近嘉德春拍上,曾巩的《局事贴》拍出2亿多,124个字,每个字都抵一辆法拉利…一张梵高的油画能拍卖出几亿元,例子太多就不多说了,物质是文化的载体,那文化值不值钱?值多少钱?我并不能回答,只是说“石无价”并非凭空而来的。
文化需要认同感,就像欣赏一块美石一样,当这块奇石与自己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时,就会对它爱不释手。当自己不能理解它的的内涵时,则会认为它一钱不值。
抛开文化这个冗长、深奥的话题,我们从黄金与奇石的特征身上对比看看。
买过黄金的人都知道吧,黄金的品质标准以纯度来衡量。有各级的K金、足金、千足金、万足金等,标准很简单,就看你的纯度达到哪个水平。然而奇石则复杂上百倍了。奇石以质、形、色、纹、韵等诸多美学要素来评价,单单质、形、色就千变万化,“质差一等,价差十倍,色多一分,银增十两”说明了影响奇石价格的因素既繁多又微妙。它们的价格都受到每一要素多方面决定。
奇石无价,“无”在它难以用一个标准来定度。
奇石是一种观赏艺术,是大自然造化,它展现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和意境表现。因此,奇石的观赏性是奇石文化的具体表达,每块奇石都是集天地之灵气,历经数亿年时间的洗礼、自然雕琢形成的,奇在每一件都是绝无仅有,它集天然、唯一、 稀缺、艺术、不可再造于一体。世界上其它任何艺术品都很难同时达到 以上条件。天然奇石类为天然艺术品,古玩字画是人为文化艺术品,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:天然艺术品达到了准确意义上的鬼斧神工,天造地就的境界。
大家都知道黄金是可以熔铸的,理论上只要打个模型出来,要黄金变成什么样都行,其次同款式的黄金饰品,完全可以批量再造模仿。但是奇石不行,因为天底下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块奇石,奇石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。每一块永远都是孤品,不可复制再造。
再者,黄金饰品有明确的工费,黄金店里的饰品价格是金的克价+工费,工费有的按克算有的按整件算,买过黄金的人都知道,这里就不说了。那奇石呢?你有见过买奇石或者奇石店家分开收你工费吗,没有吧?奇石的工费是不确定的,可谓一块好奇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有钱不一定能买到诚心的美石。同时还将就收藏界的一个缘,须有石缘。
乱世黄金,盛世藏石
中国石文化诞生出了世界上最早、最经典的投资理念“乱世藏金,盛世藏石”。乱世年间,人们投资黄金,是因为便于携带和兑换;黄金是一种硬通货,它的价值是基本不变的,维持在一定的平水,就算在战乱当中也能当货币使用。
然而奇石的价值则变化甚至大,战乱时候不值钱,兵荒马乱的谁还有心思把玩收藏奇石。但到了盛世,和平年代社会稳定,生活水平提高了,衣食不愁,除了物质需求,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,于是,收藏一些经典而稀少的、原生态有艺术价值的、不可再生的、文化品位高的奇石成为一种时尚。因此奇石也成了大家的宠爱。
奇石无价,有两层意思
其一,并不是说奇石的价格高得没上限,主要是说奇石的价格不定,不是一个标准能衡量出来的。
其二,赏石与中国人有深厚的情结,与中国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,古人还把石喻作道德、修养,它既是饰物,又是艺术,还是精神载物。是有感情的、有文化涵养的,从这个层面讲,它是无价的。
黄金每天的交易价格,你都可以在各大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查看到,但是奇石,却从来没有。看到这里大家可以真正理解“黄金有价,石无价”的意义了。